新宝总代

新宝总代

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新宝总代 > 新闻动态 > 长亭外,古道边,宋人出行仪式感满满,“借高利贷”也要备足路费

长亭外,古道边,宋人出行仪式感满满,“借高利贷”也要备足路费

发布日期:2025-04-15 21:58    点击次数:129

宋代

对于安居乐业和以农耕经济为主的古人来说,外出远行的次数不多,每一次外出远行都意味着有什么重大事件或者是变故。但在宋代社会体制之下,与土地脱离了人身依附关系的宋人,更具有外出远行的机会,因此比起其他朝代来说,宋人更有机会出门远行,特别是商人的外出经商。

在宋代更是十分常见的事情。如此之多的外出远行机会,也让重礼法的宋人形成了比较丰富的出行风俗,涵盖到出行准备、祭祀准备和分离习俗等三个层面上。

宋人远行准备完善,每次出行之前的准备都很充足,力求完美

即使宋代的交通驿站系统比起前朝来说更为发达一些,但对于宋代的普通人来说,交通不便仍然是其外出远行的阻碍。因此,做好每一次出行之前的准备是宋人避免因交通不便带来阻碍的重要方法。

整理行囊是必备措施,衣物、药品、用具等都会囊括到行囊当中

展开剩余88%

行囊的整理,几乎是每个宋人出行前的必备措施,而宋人的行囊当中也是包含了不少物品的,涉及到了衣物、药品和各种生活用具。衣物,是宋人出行行囊当中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一种物品。

中药

比如说在《邵氏闻见录》卷十当中就有记载:“司马温公依《礼记》作深衣、冠簪、幅巾、带。每出,朝服乘马,用皮匣贮深衣随其后,入独乐园则衣之。”

因为路上长途跋涉,准备大量的衣物也是为了随时更换。药物,更是古代医疗条件不便之下的重要准备。在医疗条件极其不发达的宋代,生病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特别是在路上长途奔波,有可能会出现身体问题,所以常备药物也是为了及时治疗。其他的用具,就包括雨伞和武器等等。雨伞是为了防止下雨天影响路途进程,武器是为了在危险的地方能够防身。

旅费筹集也必不可少,为长途旅行长期筹备者更是不在少数

对于外出远行的宋人来说,路途当中要花费的钱财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跨省异地的旅途当中,更需要充足的费用准备。

在《夷坚三志己》当中就有记载宋人出行前的钱财准备:“吾欲权寄汝在守坟仆家数日,却营办道路盘费,相携去外方稳便团聚,汝意如何?”诸如此类的记述,在很多史料当中都有呈现。

祭祀

而且由于大部分的宋人出行都属于长途旅行,包括商人出行、学生出游等等行为,都需要花费巨大的路费数目,因此一般的家庭在出行之前,都需要做足长期的准备,才能筹备够钱财。甚至在许多普通家庭出行之前,贩卖田产或者是借高利贷等等筹备行为,都是非常常见的。

出行前的祭祀卜卦更是常态,保证道路安全是宋人心之所向

在封建社会体制之下,对于恪守礼法的宋人来说,出行前的祭祀和卜卦都是必要行为,在他们心中,这种礼俗更能够确保出行的道路安全。

祭祀分为陆地行神和海上行神,确保水陆两路的道路安全

宋人出行前的祭祀,主要分为对陆地行神和海上行神的祭祀,不同的神需要用不同的祭祀方式来对待,在礼俗当中也会发挥出不同的作用。这些不同的祭祀神,都有不同的祭祀仪式来进行,从而能够起到不同的作用。比如说陆地行神和道神的祭祀,就是为了保佑出行者的道路安全。

当然也有其他的祭祀,是为了其他职能。包括在《铁围山丛谈》卷四当中也有记载行神的其他职能:“长安西去蜀道有梓潼神神祠,素号异甚。士大夫过之,得风雨送,必至宰相;进士过之,得风雨则必殿魁。自古传无一失者。”可见,宋人对于行神的崇拜是非常清晰明了的。

宋人

出行前卜卦,是为了择吉日出发,取得好彩头更能一路顺风

除此之外,为了保障出行之路的顺畅和吉利,在出行之前进行卜卦,也是宋人的出行习俗之一。如果说前面那些出行准备是物质层面上的准备的话,那么卜卦算命,是宋人出行前所需要的心理准备之一。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是古代礼法制度当中的重要内容,同样也是宋人在出行之前的必备礼俗。而卜卦这一行为的进行,也是为了更好的择吉日和吉时出门。

宋人讲究在吉日出门,更能遇到好人好事,而如果在不合适的时间出门,只会遇到鬼神等等邪祟。因此,宋人在进行外出远行之前,一是要 这都是为了能够在路途上一路顺风。

分离礼俗不能忘,饯别和送别礼俗更是一种宋人的独特情怀

当然,在极其讲究礼俗的文人社会当中,送别和分离也成为了宋人出行风俗当中的重要部分。对于路途遥远和危险的外出远行来说,宋人一般都视作为一种风险很大的行为,极其有可能去而不返,因此分离被宋人视为很重要的风俗。

饯别

饯别习俗以设宴款待为主,是为亲朋好友分别之间的相聚

饯别是宋代一种特别流行的分离风俗,基本上所有的宋人在出行之前,都需要亲朋好友的饯别。而这种饯别,也通常以设酒宴为主要措施。而这种设宴,一般都在城门之外或者是郊野当中设置,是为了分离者旅途的一帆风顺。这种设酒宴饯别,在宋代的很多史料和典籍当中都有记载到,

比如说《五总志》当中记载的蔡元长:“蔡元长自成都召还过洛,时陈和叔为留守,文潞公以太师就地,饯行于白马寺。”还有陆游的《入蜀记》记载的:“(乾道)六年闰五月十八日,晚行,夜至法云寺,兄弟饯别,五鼓始决去。”

令人感动的送别礼俗更为浪漫,衍生出许多动人故事场景

与专门设酒宴进行的饯别风俗不同,“送别”则简单的多,也是一种常见的出行风俗,没有那么多的弯弯绕绕,只是朋友、情人和亲人之间的一种情感寄托。长亭外,古道边,朋友之间的送别最为常见,在《吴郡志》当中就有记载朋友之间令人感动的送别故事。

宋人十分珍惜朋友之间的感情,对于知己,送别送到出行路途的一半,都是很常见的事情。而情人之间的分离则更为难舍难分,不仅在各种宋词当中都有记载,而且还有特定的风俗。亲人之间,则多的是感触感伤,与亲人的分离实属是迫不得已的行为,因此也更加令人动容。

出行

从出行风俗中可以看出文人社会的本质和宋人人身关系的自由

在宋代丰富的出行风俗当中,其实也可以看出宋代的社会形态,这就说明文化层面的意义其实普遍受制于社会体制的影响。

“崇文抑武”的社会——写诗词送行体现出宋代文人社会本质

作为典型的文人社会,在这种背景之下,写诗为友人送行更是一种常态,现在流传下来的宋代的送别诗也是非常丰富的。足可以体现,写诗送行在宋代的风靡,更体现出一种文人社会的本质。以诗词送行的风俗,在宋代是非常常见的。

比如在《鹤林玉露》卷二《迁谪量移》当中所记载的送行诗:“吕子约谪庐陵,量移高安,杨诚斋送行诗云:‘不愁不上青霄去,上了青霄莫爱身。'盖祖杜少陵送严郑公云:‘公若居台辅,临危莫爱身。”

颇为流行的送别风俗,也为宋代留下了许多流传千古的送别诗词,更体现了一种宋人独特的浪漫雅致和宋代文人社会的本质。

送别

农民和土地人身依附关系的减弱,促成了如此丰富的出行风俗

能够形成如此丰富、完整的出行风俗,除了是宋代文化开放的原因之外,更是因为大量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减弱,获得了人身自由。获得一定的人身自由之后的农民,更是拥有了可以自由出行的权利,不再被束缚在土地上。宋代实现土地私有制之后,农民成为的土地的主人,不再被地主和土地所绑架。

正是因为如此,农民才有时间和精力进行外出远行,才能够加入外出远行的队伍当中,宋代的出行风俗才能够如此广泛的传播,才能够如此丰富起来。更有一部分农民,会外出经商,远行成为雇佣者,维持家庭生计,所以宋代的出行人群被农民丰富之后,出行风俗同样也丰富了起来。

总结

在宋人的外出远行过程当中,各种风俗的运用是其礼法制度完善的一种体现。而覆盖到出行前的物质准备、精神准备以及送别等等层面的出行风俗,更是宋代风俗体系当中的重要部分。出行之前的行囊准备,可以让宋人在旅途路程当中减少奔波带来的损失。出行前的祭祀和卜卦,也是能够让宋人在出行之前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而多姿多彩的分离风俗,是宋人关系网络维系的重要手段,也为后世留下了许多风俗和习惯,具有一定的文化意义。

参考文献:

1.《后村大全集》

2.《清明上河图》

3.《夷坚甲志》

发布于:天津市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Powered by 新宝总代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Powered by365站群